不久,杜小康就不能將他扮演的形象,再堅持下去了。別人不信,他自己當然更不信。 杜小康又呆在紅門里,不常出來了。出來時,也不再像從前那樣精精神神的了。杜小康還沒有長到能夠長久地扮演一種形象的年紀。他到底還是個孩子。他無法堅持太久。他必然會很快要顯出他的真相來。 這天,他終于對母親說:“我要讀書。” 母親說;“我們家已不再是從前了。” “我們家再開商店嘛!” “錢呢?” “借嘛。” “借?能借的都借了。還欠了那么多錢呢?你沒有看見人家天天找上門來要債?再說了,有錢也不能開商店了。” “為什么?” “已有人家開商店了。路口上,大橋頭,好地方。” “我不管。我要讀書!” “讀不了。” “我就要讀嘛。” “讀不了!” “我成績很好,我是班上第一名。”杜小康哭了。 母親也哭了:“哪兒還能讓你讀書呀?過些日子,你連玩都不能玩了。你也要給家里做事。要還人家債,一屁股債。” 當杜小康終于徹底清楚他已與學校無緣后,蔫了。油麻地的孩子們再看到杜小康時,他已是一副邋遢樣子:衣服扣沒有扣上 ,褲帶沒有插進褲鼻兒而聾拉著,鞋子跟拉在腳上,頭發也亂糟糟的。他倒也不總在紅門里呆著了,就這個樣子,在村子里晃來蕩去。見了同學,,他也不躲避,甚至也不覺得有什么羞愧。如果晚上捉迷藏,缺一個人,讓他參加,無論是什么角色,他也不拒絕。他甚至慢慢變得有點討好他們了。他生怕他們不讓他參加。那天,朱小鼓一邊走在橋上,一邊伸手到書包里取東西,不小心將書包口弄得朝下了,書本全都倒了出來,其中一本掉到了河里。杜小康正無所事事地站在橋頭上,說:“我來幫你撈。”拿了根竹竿,脫了鞋和長褲, 只穿件小褲權,光腿走到水里,給朱小鼓將那本書撈了上來。 在與他的同學玩耍時,他總是打聽學校和他們的學習情況:“學校排戲了嗎?”“誰當班長?”“上到第幾課了?”“作業多嗎?”“班上現在誰成績最好?”…… 有時,他會去找放羊的細馬玩。但玩了幾次就不玩了。因為他與細馬不一樣。細馬是自己不愿意上學。而且,細馬確實也喜歡放羊。而他杜小康不是這樣的。他喜歡學校,喜歡 讀書。他是因為家中突陷無奈而被迫停學的。 那是一天中午,桑桑一手托著飯碗,走出了院子。他一邊吃飯,一邊 望著天空的鴿子。有兩只剛出窩的雛鴿,隨著大隊鴿子在天空飛了幾圈,終于體力不支,未能等到飛回家,就先落在了桑桑他們教室的屋頂上。桑桑就托著飯碗走過去。他要等它們稍作休息之后,將它們轟起,讓它們早點飛回家。要不,等下午同學們都上學來了,準會有人要拿石子、磚頭去砸它們的。當他穿過竹林,出現在教室后面時,他看到了杜小康。 “你在這兒干什么呢?”桑桑問。 “我家的一只鴨子不見了,怕它游過河來,我來竹林里找找它。” 岸邊停了一只小木船。杜小康沒有與桑桑說幾句話,匆匆忙忙上了小船,回到對岸去了。 下午上課時,靠北窗口的一個女生不停地翻她的書包,好像在找什么東西。上課的老師問她找什么。她說:“我的課本全丟 了。” 老師問:“其它同學,是不是拿錯了?都看一看。” 結果是誰也沒有多出一本課本。 那個女孩就哭了起來,因為那時候的課本,都是按人數訂的,很難多出一套來。她如果沒有課本,也就意味著在整個這一學期,就只能與他人合用課本了。而誰也不愿意將自己的課本與人合用的。 “先別哭。你回憶一下,你今天上學時,帶課本來了嗎?”老師問。 “帶了。上午還一直用著呢。” 老師問鄰桌的同學情況是否如此,鄰桌的同學都點頭說見到了。 這時,桑桑突然想起他來轟趕鴿子時見到的一個情景:教室的后窗在風里來回搖擺著。 桑桑的眼前,又出現了神色慌張的杜小康。 下了課,桑桑走到教室后面。他看了看窗臺。他在窗臺上看到了兩只腳印。 桑桑想將他心里想到的都告訴老師。但桑桑終于沒說。桑桑的眼前, 總有杜小康吃力而無神地撐著木船的形象。 杜小康還抱著一份幻想:他要上學。 他不能把課落下。他要自學。等能上學時,他仍然還是一個成績特別好的學生。 一個月后,當桑桑到大紅門里去找杜小康,在杜小康家無意中發現了那個女孩的課本時,正被從院子里進來的杜小康看到了。杜小康一步一步地走過來,突然抓住桑桑的手,克制不住地哭起來。桑桑直覺得他的雙手冰涼,并在索索顫抖。 桑桑說:“我不說,我不說……” 杜小康將頭垂得很低很低,淚水滴滴答答地落在了地上。 桑桑走出了紅門。 |